盛夏流火,淬煉成長。8月1日-3日,華裕精益生產第一期培訓“課題改善工作坊”在河北·邯鄲成功舉辦。
人社部高級企業培訓師、精益生產管理實戰咨詢師柳草受邀擔任主講,副總裁謝永剛、黃路濤,孵化總監梁月濤等核心生產管理層全程參與,他們和來自生產與孵化線路的40位一線管理者組成的5個課題組共同開啟了一場精益變革之旅。
作為公司年度“精益管理”專項的關鍵環節,本次培訓聚焦實戰攻堅,通過沉浸式實戰研修,共同探索精益改善的實踐路徑,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柳老師憑借多年經驗,以嚴謹細致的授課風格搭建起系統的知識框架。
課程伊始,他從“問題意識”與豐田模式的14項原則切入,通過生活中的案例生動闡釋“問題意識”的重要性,揭示了精益管理的本質——戰略落地需要從解決現場問題開始。
柳老師將較為復雜的課題改善流程總結為“選定主題、把握現狀、設定目標、分析主因、擬定對策、實施對策、效果檢查、標準化、成果發表”九大步驟,每個環節都輔以邏輯推導與圖示講解,手把手指導學員掌握工具方法。
培訓采用工作坊模式,在完成每個步驟的講解后,柳老師都布置了針對性練習。
5 個小組立足生產與孵化實際,緊貼公司與部門需求選定課題,展開熱烈研討:用五維評估表選擇課題,用魚骨圖追溯根本原因,用直方圖和趨勢圖分析數據成果……
每次練習完成后,柳老師都會對各小組成果進行講評。這種“講-練-評”的教學模式讓抽象理論變得通俗易懂,使學員們快速掌握了課題改善的底層邏輯。
這種“以戰代訓”的模式,不僅讓學員掌握了精益工具,更培育了“用數據說話、用結果驗證”的精益文化。
成果匯報環節亮點紛呈,每組近20張大白紙的展示幾乎鋪滿了會議室的墻面。
從上承公司戰略的課題定位,到下現場的課題,再到用詳實數據制成的現狀診斷,最后落實到分工明確、計劃詳細的驗證和對策實施……各小組的匯報人用邏輯清晰的講述,將本組成果完美展現,充分展現了精益管理“見樹木更見森林”的系統思維。
柳老師與公司領導對各小組的匯報給予高度評價,并逐一點評,既肯定了“選題貼合實際”、“方法運用得當”等優點,也針對“標準化落地”等方面提出改進建議,這一要求折射出華裕精益戰略的深層邏輯——通過課題改善培育組織能力,讓一線智慧成為驅動企業進化的核心引擎。
“將軍是打出來的,不是培養出來的。”首期培訓落幕,華裕精益變革邁出堅實一步。學員們要深刻理解的是,真正的精益不是簡單消除浪費,而是激發每個個體的智慧潛能;不是追求短期效率提升,而是培育持續進化的組織能力。
參訓學員作為“精益種子”,將在各自領域以“小改善”積累“大效益”。公司將持續推進精益生產系列項目,以現有課題項目為試點,讓精益思維融入生產全流程。
此次培訓不僅是一場關于認知的修煉,更昭示著華裕以精益思維對組織能力進行系統性重構的戰略決心,重塑了華裕的價值創造邏輯:構建“自下而上”的創新生態。當精益思維從管理層滲透到一線員工,當每一個微小的實踐都能成為價值創造的源泉,當每次改善都指向戰略目標的達成,華裕的精益變革之路必將突破傳統邊界,在更高維度上重構產業競爭的新范式。